中国教育的强师之路怎么走

发布时间:2019-09-06浏览次数:1314

“以前,我们镇25个行政村有24所小学,短短几年时间,现在剩下12所小学、1所中学,还有几所小学因缺老师正面临被合并的风险!”近年来,农村基础设施、环境面貌发生了快速改善,但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新店镇闫李村支部书记张兰枝对于家门口的学校,内心却充满了忧虑,“在这些学校,一个老师长期教几个年级几个班,导致一些不堪重负的老师先后流失了。”

张兰枝希望,家门口学校不再为师资不足所困,乡村教师能和城里老师享受同等待遇,孩子们能享受到城市同样的教育。

张兰枝的梦想,或许不久可以实现。2018年1月20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国家将大力振兴教师教育,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不断提高地位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随后,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用5年时间基本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以做强做优教师教育。

兴国必先强师。那么,中国教育的强师之路究竟该如何走?目前还遇到哪些现实瓶颈?针对这些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从源头上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师范教育是关键。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看来,师范院校是系统培养合格教师的“工作母机”,但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受诸多因素影响,师范教育呈现出令人担忧的逐渐削弱趋势。

赵国祥举例说,20年来,我国培养高水平教师的师范类本科院校总数急剧递减,已经从1990年的257所公立本科师范院校锐减至2018年的124所。即便在大多数师范大学,师范类学生招生数也只占20%至30%。

从每年高校招生的分数线来看,全国138所师范类大学(含师范类独立学院),除了北师大、华东师大等18所重点师范大学的录取线是“一本”之外,其余120所师范院校都是“二本”,这种差距决定了师范类学院的录取分数线大大低于重点综合性大学。有学者认为,这种生源状况不利于吸引优秀人才从教。

“这就要求政府发挥师范院校培养教师的主体作用,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遏制‘去师范化’趋势进一步加剧。”赵国祥说。

近几年,社会上追忆中师的文章日渐变多。从这些追忆文章中,记者发现,大家怀念的,除了百年中师在培养教师综合素质方面行之有效的做法外,最集中的还是中师的人才选拔机制上。

上世纪80年代,为了缓解农村小学师资严重不足的压力,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学生就读中等师范学校、学生毕业后到城乡小学任教的招生政策。这使得当年在班里最优秀的初中毕业生被中等师范学校优先录取,成了准教师。而中等师范学校录取结束后,当地的普通高中才能在余下的毕业生中挑选生源。这项持续执行到1999年的政策,为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培养和输送了大量扎根基层、训练有素的优秀教师。

如何使优秀人才争相从教,从而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黑龙江省鹤岗一中校长伍辉建议,把好师范生招生关,扩大免费师范生招生院校的范围,将原有的6所部属师范大学推广应用为含17所省部共建的师范大学及省属重点师范院校,以扩大培养对象。

《意见》提出,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并且明确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有学者认为,这其实释放出了一个信号——就是名牌大学甚至国内顶尖级的大学可以以各种形式做师范教育,包括办师范学院。

可以预见的是,教师培养体系必然要走向开放。未来,高水平综合大学进一步参与师范教育虽然对师范院校来说确实带来竞争和挑战,但也会倒逼师范院校改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布局,致力于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师培养。

“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应该走‘小而精’的路子,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优势开办相关专业,如数学、物理专业强的综合性大学可以开设培养中学数学、物理师资的师范类专业,也可以和当地师范大学合作培养,发挥各自的优势。”西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奎认为,师范院校要凸显教师教育特色,也要开放办学,提升师范生培养精准度,按需培养,尤其是针对农村紧缺薄弱学科教师、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养,补齐基础教育师资短板。

从制度上保障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近几年,公办教师辞职转做校外培训或下海创业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教师职业吸引力下降,成了近年人们常常关注的一个“老话题”。

“教师本来是个受人尊敬的职业,但这些年这个行业似乎不再那么光鲜,甚至师范类专业的一些学生对教师职业也不那么认同了。”山东省泰安市文化产业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宋文新说。

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6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1578万。与2012年相比,学前教育专任教师增加75.3万,增长50.9%。尽管近些年中国教师队伍建设、教育事业发展向好,但教师行业也存在中小学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地位待遇不高而导致的优秀师资流失等隐忧,乡村教师队伍的窘况尤甚。

事实上,乡村基础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和人力资源质量中发挥着“半边天”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也有所提升。但是,中西部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仍然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中的薄弱环节,难以适应新时代“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要求。就此,不少专家认为,提高教师待遇,确立和实现教师的地位非常重要。

有31年教龄的山东聊城实验中学副校长窦延丽说,这几年虽然教师工资不断提高,但每年还是有教师参加其他机关事业单位招考。这说明教师职业的吸引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学校布局问题,大多数乡村学校幼儿园不在镇驻地,甚至离镇驻地较远,缺乏公交等交通保障,一样的补贴标准,不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窦延丽说,“有的老师在农村学校工作20多年,每月专项补贴仅440元,不到月工资的1/10。”

受历史发展、自然条件、地方财力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教师,不论工资待遇还是生活工作条件都相对较差。宁夏大学副校长马宗保在调研中发现,目前,西部地区乡村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偏低。一些高校毕业生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才会考虑西部地区乡村学校,越是艰苦边远地区,越缺乏吸引力。由于乡村教师待遇偏低,使得部分教师无法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近几年,农村孩子升学过程中的阶段性辍学、退学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严重制约着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水平。

对此,马宗保建议中央财政设立西部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专项基金,每年拿出20亿元至30亿元,用于提高乡村教师津补贴标准、资助进修深造,以及修建教师公寓,改善乡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等。同时,实施一揽子优惠政策,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城镇优秀教师和校长到农村学校特别是艰苦边远地区任教。按照艰苦边远程度越高工资越高的思路优化乡村教师津贴、补助额度和方式,做到农村教师工资收入水平高于本县域城镇教师30%以上,切实提高乡村教师待遇保障。

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优秀传统。

3月3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8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时提出,要重振师道尊严。此言一出,立即引发人们思考:我们今天该如何重振师道尊严?

       重振师道尊严,首要的是要在全社会倡导尊师重教。在国家和政府层面,《意见》对如何破解当前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等问题,做了顶层设计,但如何落实、落细是关键。同时,《意见》对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和长效化也进行了明确: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

尊师重教,需要创造教师从业的宽松环境,从待遇、社会地位等方面给教师以职业的荣誉感和尊严感,真正使优秀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

河南科技大学副校长魏世忠对此深有感触。他说:“我自己就是从农村考出来的,深知知识改变命运,但当前农村地区尤其是教学点、村小教师普遍不足。”对此,魏世忠建议,国家和地方要大力推进教师的县管校聘,“教师编制在县城,只是在不同的学校工作,既可以促进教师流动又可以稳定教师队伍”。

“国家可以适时建立教师的特殊教育公务员制度。”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教授认为,过去,发文件要求教师流动,缺乏法律和制度依据,推行起来都有不小的难度。但是,如果确立了教师的教育公务员身份,进一步保障其经济待遇、社会地位,那么作为特殊的公务员,教师流动就是在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更重要的是,由于身份的确立,教师可以由学校人变成区县人。

呼吁国家给教师以公务员身份的声音,正日益增多。“明确公办中小学教师国家公职人员的法律地位,是一个重要的制度安排和创新。”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认为,教师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身从事的就是公职,应该明确其公职人员地位,而不仅仅是待遇上不低于公务员。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也从制度建设层面建议,国家应以教师“公职化”为基础,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实行教师聘任制、校长任期制管理,推动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优化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

当然,营造尊师重教氛围,也需要内外兼修,营造环境与规范自律并重。北京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张雪说:“不仅要有师德表彰这样的制度建立,同样要有师德‘一票否决’的细则。既要表彰师德好的教师,同样对师德存在问题的教师,也要在其考核中有所体现。”

“重振师道尊严,各地还需要树立师德标杆,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要让全社会明白,教育不仅仅是民生,更是国家战略。教师是塑造人的工作,现在的学生就是国家的未来,而未来建设国家、完善社会的每一个人才都是通过教师们一次次辛苦的备课上课、一次次烦琐的作业批阅、一次次谈心引导培养出来的。”倪闽景说,有怎样的教师就会有怎样的学生,有怎样的学生国家就会有怎样的未来,全社会都要认识到尊师重教的重要性。

济南市政协副主席段青英则呼吁,要全面正确看待教师这个神圣职业,给改革和发展以必要的时间。同时,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让教师大胆工作,积极工作,放心工作,发挥教师聪明才智,共同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记者 柯进)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年5月2日 第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