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学校美育 公众号】[美育浸润]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音乐会

发布时间:2025-07-01浏览次数:10

6月27日,由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主办的“铭记历史征程 奏响复兴强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音乐会在南京市栖霞区文化馆精彩上演。音乐会精选14首承载历史记忆的经典音乐作品,通过艺术化的表达形式,将红色基因融入音符,让抗战精神在旋律中永续传承,为奋进新征程凝聚起磅礴的精神力量,也为在场的师生献上了一堂沉浸式的舞台思政课。

音乐会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通过三个维度构建起精神传承的坐标:在历史维度,以史为鉴重温抗战精神,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在现实维度,以崇高敬意礼赞英雄模范,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在未来维度,以开拓之志擘画复兴蓝图,让和平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让红色记忆在旋律中焕发新生,以创新表达传递时代强音。



音乐会现场

在教师温震深情演绎的《卜算子·咏梅》中音乐会拉开序幕。该作品以“零落成泥碾作尘”的梅花意象,以梅喻志,赞颂中华民族在战火淬炼中挺立的不屈脊梁。教师桑伟演唱的歌剧《沂蒙山》的选段《爱永在》讲述了沂蒙山抗日根据地军民牺牲小我、同甘共苦、生死相依的动人故事。两位教师合唱的《我的情歌》,以“战壕里的战地情书”为切入点,还原了战火硝烟中的“忠贞与大爱”。

 

音乐会现场

教师杨拂音带来的《春风十万里》与《小路》,以“田园牧歌般的旋律”在焦土之上描绘破土而出的生命绿意,“这是破土的声音,是民族新生的礼赞”。教师孙莹演唱的《雪花》声音如天籁般升起,展现硝烟散尽的宁静、天地初洗的澄澈,以及人类对和平最本真的渴望。孙莹演唱的《牧笛》勾勒出“牛羊归栏、炊烟袅袅”的战后家园。

 


音乐会现场

教师任安琪演绎的《观沧海》,将曹操诗词的雄浑与抗战时期的民族胸襟融合,以诗词意境展现吞吐山河的历史格局;教师唐婷婷表演的爵士风歌曲《Animal Selection:Animal Passion》以隐喻手法诠释“不畏艰险”的抗争精神,与艾青诗作改编的《我爱这土地》形成东西方艺术呼应。

音乐会现场

教师郑白凡带来的《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以“如云雀飞越雪山之巅”的女高音,唱响边疆儿女守护山河的赤子之心。教师吴炯衡演唱的《我知道,这不是我的错》,通过生者对逝去生命的缅怀,将视角投向战争对个体的深刻影响。吴炯衡与郑白凡合唱的经典歌曲《喀秋莎》,带动全场观众打起节拍,反法西斯战士的精神在旋律中完成“跨时空对话”。

音乐会现场

教师马豫带来的《沁园春·雪》,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演绎与磅礴钢琴伴奏交融,令全场掌声雷动。

音乐会现场

该校音乐与舞蹈学院星声合唱团学生演唱的《这代人的回答》,用青春的歌声传递着抗战精神的火种,旋律响起,是他们向先辈的庄严承诺,充分展现了历史传承的希望与力量。

活动人员合影

此次音乐会采用“艺术+思政”融合模式,通过经典作品的时代化演绎,打造“舞台上的思政课”,完成了对历史的致敬,更向观众传递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未来,该校音乐与舞蹈学院将继续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和音乐会,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芒,激励广大青年师生从中汲取磅礴的奋进力量,以青春之我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的壮丽篇章。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iGm3iMYYOmIZDD8HGIcJs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