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满满仪式感中,他们逐梦赴山海

发布时间:2025-06-19浏览次数:10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洁 姜静

  “时光如白驹过隙,4年前初入南京刚到校园时,学长学姐热情相迎的温暖画面犹在眼前,而今属于我的毕业季也悄悄来临了。”“温馨热烈的横幅、毕业生专属打卡框、贴心实用的纪念礼物……感谢母校为我们打造的‘独家记忆’。”又是一年毕业季,一批年轻的身影即将在骊歌声中奔向人生下一站,南京各高校用仪式感满满的活动,让毕业生们在依依不舍挥手告别之际,感受到浓浓的温暖。

 给毕业生一个专属舞台

  让最好的自己和大学时光告别

  毕业季的主题有告别,还有大学4年学习成果的检验。6月13日晚,当看到自己的毕业设计被搬上了舞台,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苏宇虹激动得热泪盈眶,“很感谢学校给了我们一次展示自我的舞台,毕业季用这样的方式和大学4年说再见,真的没有遗憾了。”

  苏宇虹是一位听障人士,毕设的灵感就来源于自身的无声世界体验,她将中度听力损失、重度听力损失、极重度听力损失三个等级转化为独特的渐变色彩语言,隐喻听力感知的微妙差异,并在廓形上大胆解构听力辅助器具的造型特征,将其转化为服装结构语言。“我想通过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多多了解我们这个群体,这个设计既传递了听障群体的内在体验,也呼唤社会理解与包容。”苏宇虹告诉记者,“虽然听不清观众的掌声,但是从微笑的表情中,我可以读懂他们对作品的认可。”

  给毕业生一个专属于自己的舞台,让他们绽放自信光芒,让最好的自己与大学时光告别。与苏宇虹一样,13日晚走下大秀舞台的南特师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马强,内心也久久不能平静。他也是一名听障人士,在走上舞台前,因为担心听不到音乐节奏会出错,一度想放弃。但是学校贴心地为他们安排了手语老师全程指导,还专门设计了手语翻译提示。“穿上由听障和健听同学一起设计的服装参与其中,非常开心,我第一次感觉到,舞台真的可以属于所有人。”马强告诉记者,他给舞台上的自己打满分,也给用心度过大学四年时光的自己打满分。

  “这一次,我们将大秀舞台设置在校园外。对学生们来说,当他们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公共空间引发市民的驻足和讨论,这种社会认同感是课堂上无法获得的。我们希望将这次的经验转化为可持续的实践,期待更多社会力量加入,打破对特殊群体的标签化和刻板印象,让人人都能感受美,享受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帅敏说。

离校前再上最后一课

  在成长对话中锚定未来坐标

  “当AI以秒速重塑知识生产,当机器人开始替代传统工种,我们既惊叹于技术革命的伟力,也必须审慎思考未来的抉择。”6月13日,南京工业大学校长蒋军成以“扬帆智能时代 掌舵青春远航”为题,抛出时代之问,并从“要踏浪而行,融入智能时代”“要破浪而进,保持独立思考”“要驭浪而歌,锤炼创新之能”等三个方面为毕业生们谋定未来方向。

  3个月前,88岁的冯忆难从南工大毕业,获得该校工程管理本科文凭,一举刷新了江苏省自考毕业生最高年龄、最多考试场次等多项纪录。72岁退休后,怀着对新知识的渴求,她重启求学征程。历时16年征战97场考试,81岁获取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科,84岁攻下南京大学法学本科,88岁高龄从南京工业大学工程管理本科毕业。她说:“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

  在离校前的这节课上,蒋军成以88岁的“学霸奶奶”冯忆难的故事激励毕业生,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孜孜不倦地学习各种新知识、新技能。“技术的更新迭代永无止境,新事物必然会层出不穷,唯有保持终身持续学习的姿态,方能在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中国药科大学,毕业生党员迎来“毕业前的一次党课”,这是学校连续9年不变的仪式感。该校党委书记戴建军为即将赴西部、基层和重点单位工作的毕业生党员代表授旗,勉励他们增长才干、挺膺担当,让青春旗帜飘扬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中国药大基础医学与临床药学学院毕业生李柏樾选择回到家乡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我将不负学校所托,将个人成长与家乡的发展紧密结合,在服务群众、推动家乡建设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李柏樾说。

带上母校的祝福与期许

  奔赴下一段精彩人生

  即将告别校园,奔赴五湖四海,毕业生的行囊里怎能少得了母校的创意礼物。6月12日,在南京理工大学2025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大家惊喜地发现座位上摆放着一个小巧的纸盒,里面藏着一款迷你人偶。

  “这是学校今年定制的AR动态盲盒,一共有8款不同造型的迷你人偶,每款都是独家设计,每位毕业生都将随机获得一款。”南理工学生处相关负责人介绍,8款不同造型的迷你人偶,浓缩了2025届本科毕业生在校学习生活的重要瞬间,更藏着许多巧思。如“入学小人”手持2021版录取通知书,底座上的标语“欢迎你,风华正茂的学子”正是录取通知书中的欢迎词;“运动小人”手持接力棒奋力奔跑,正是南理工学子在特有的运动会项目接力赛中你追我赶的真实写照。

  该负责人介绍,迷你人偶的科技感在于融入了AR技术,通过扫描人偶底部的二维码,便可以观看4位校友代表录制的祝福视频,“4位校友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毕业去向,他们结合个人在校学习生活的经历寄语学弟学妹,助力学子们启程下一段精彩人生。”

  “母校真的用心了,这份祝福是我收到最好的毕业礼物!”6月15日河海大学2025年毕业晚会上的彩蛋让毕业生瞬间泪目,“《不说再见》的歌声响起,6条巨型字幅从天而降,上面写满了母校对我们的祝福,浪漫还不止于此,每一条祝福语的首字连在一起汇成了一句‘河海永远爱你’。”

  每一份“独家定制”的毕业礼物都包含着高校对学子们的“专属宠爱”。这两天,东南大学送出的定制行李箱让毕业生在离别之际感受到温暖和力量,“仪式感太足了,母校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物质的赠予,更是心灵的慰藉,要把在大学度过的美好时光都打包进行李箱。未来无论在哪里,只要看到这份礼物就能感受到母校对我们的关爱和支持。”


原文链接:

http://njrb.njdaily.cn/njrb/h5/html5/2025-06/19/content_57_213726.htm